你的位置:江南翻唱最好听的版本 > 新闻动态 >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9:01 点击次数:188
【前言】
江青曾经说过,军队里头有两位“牛人”,一个是许世友大将军,另一个则是韩先楚大将军。
许世友将军的勇敢和直性子,我们都有所了解。在抗日战争那会儿,他因为太过胆大,差点就被军法处置了,还好毛主席出手相助,这才让这位日后被称为共和国“酒中豪杰”的将军免于一难。那么,被称为“旋风将军”的韩先楚,他又有多大胆呢?
其实,说韩先楚将军胆子大,不如说他性格刚烈,做事讲原则。不管对方啥身份,只要他觉得不对,就会直截了当地说出来,毫不留情面。因此,那段时间,很多人在韩将军那儿都吃了闭门羹。
从林家当年那场大张旗鼓的“比美”活动中,不难看出这位老将军是个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人。
【“选美”风波】
1967年的某一天,北京有个干部家庭去林帅家里做客,聊着聊着就提到了自家孩子的婚嫁问题。这话本是随口一提,可却让林帅的夫人叶群女士上了心。她瞅瞅自己渐渐长大的两个孩子,心里头也开始犯起了嘀咕。
新中国诞生十多载,“自己谈恋爱”的想法在年轻人心里生了根。但叶群不想让儿女们去尝试这种“自己谈恋爱”的方式。她不相信林家兄妹挑人的眼光,还担忧有“别有企图”的人会混进家门,因此孩子们的婚姻大事,她打算亲自来安排。
叶群为了给儿子林立果找个好媳妇,特地把全国几个美女多的地方分成几个区域,然后找了几位熟悉的夫人,每人负责一个区,去挑选那些长得漂亮、学习又好、品德也不错的女孩。就连林帅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被安排帮忙做这件事了。
那时候,办公室里大都是些男同志,上哪儿去找那些年轻又好看的小姑娘给叶群挑呢。所以他们一商量,就找了个借口说要选“搞外交工作的人员”,然后派人去福建瞧瞧。
那时候,韩先楚将军正在福建忙着搞生产建设。一听说这事儿,他觉得非常不合适,赶紧把负责“选美”的人叫了过来,一脸严肃地说:“‘九大’不是刚定了林副主席为接班人嘛,你们这样搞,会惹出啥乱子来啊?”
瞧着对面负责人的脸色变得惨白,汗珠不停地往下掉,韩先楚也不想刁难这些只是奉命行事的人,于是语气柔和了些,接着说道:“有些难听话,你们不方便讲,那我来讲。你就回去告诉他们,就说这事儿,我韩先楚心里不痛快。这么做太给我们党的脸面和风气抹黑了!”
那时候,林家可是名声大噪,红得发紫。韩先楚却偏偏要来个直截了当的拒绝,不给人“走后门”,这样一来,很可能就会得罪不少人。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这么干了。又过了好些年,这事儿又被某些人拿出来说事,称赞韩先楚将军斗争意识强,那时候就有胆子跟人家唱反调。
韩先楚一听这话,眼睛立马瞪圆了,他连忙摆手说:“我可没那么高的思想境界,我就是心疼老领导,想着得维护咱们党的面子。要是换成别人,我也会这么说。”
韩先楚觉得帮别人牵线搭桥找对象这事儿没错。在打仗那会儿,他也给自己的手下介绍过对象呢。就连他自己的老婆,也是别人给介绍的。这都是战友间互相关照、互相帮助的表现。不过话说回来,像林帅办公室那种做法,肯定是不妥当的。
“咱们可是共产党,怎么能胡乱来呢?这不是乱弹琴嘛!”
不光是林家,就连当年厉害的江青,在韩先楚面前也变得没辙了。
【“烟鬼”巧拒江青】
1969年,党的“九大”在北京隆重举行。那会儿,韩先楚正在福建忙着工作,但他特地长途跋涉回到北京来参加这个大会。会议期间,中央领导决定把干部们分成好几个小组来干活。那时候,江青的影响力可大了,有些人特别想巴结她,挤破头都想进她那个小组,可就是没办法。说来也巧,韩先楚不偏不倚,正好和江青分到了同一个组里。
江青了解到韩先楚在党内很有威望。无论是在解放战争还是朝鲜战场上,他都战功赫赫,后来到福建负责生产建设,也搞得有声有色。要是能把他拉到自己这边,那可就帮了大忙了。这次工作分组正好是个跟韩先楚拉近距离的好契机。
分组之后,江青就老往韩先楚在北京的家跑,想去看看他。韩先楚心里明白江青的来意,就故意不理她,对她挺冷淡的。可没想到,江青根本不在乎他的冷淡,赖在家里不走,还时不时地找韩先楚聊上几句。
韩先楚拿对方没办法,一时不知说啥好。猛然间,他记起江青特别反感烟味,以前有个小干部在江青面前抽烟,被她好一顿数落。这么一想,韩先楚心里有数了。
这几天我重感冒得厉害,嗓子都发炎了,本不该碰烟。但为了应付那个难缠的客人,我只好硬着头皮又把烟斗掏了出来。韩先楚一边吞云吐雾,一边聊着天,没一会儿工夫,屋里就弥漫起了烟味。不出所料,江青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。
感觉时间差不多了,韩先楚便开口说:
我是个老烟民了,可不能让江青同志被我的烟味给呛到啊。
江青本就对满屋的烟味感到不满,一听这话,心里更清楚了韩先楚的站队,意识到这家伙不可能和自己联手,于是干脆拎起包就走了。
打那以后,江青就再也没去过韩先楚家里了。
有人好意跟韩先楚说,让他性子别太冲,做事拐个弯,拒绝别人时也别太绝,可韩先楚却不买这些账。他认为,对的就是对的,错的就是错的,党里头不能缺了那些敢于直言不讳的人。
【“实事求是”讲真话】
1959年那会儿,韩先楚刚从北京301医院出来,就急着回到了金门前线去指挥打炮。让他挺惊讶的是,军区边上的山坡上不知何时多了好些小高炉。前线炮火连天,后方的炼铁也是热火朝天,一点不输前线。
韩先楚心里琢磨:“这样其实也不错,现成的材料就在眼前。战场上国民党留下的炮弹壳遍地都是,捡起来送到高炉里炼成铁,再做成炮弹打回去。”不过,他这个念头没多久就在一次实地查看后打消了。
有一天,韩先楚突然想去后面那座小山上瞧瞧炼铁的情况。可一到那儿,他就愣住了。原来,那些忙忙碌碌的炼铁“师傅”全是周边的乡亲们,还有好多是个子不高的小家伙。再瞅瞅那些炼铁炉子,都是用七拼八凑的东西临时搭起来的,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。
韩先楚向多位高炉工人问了好些炼铁的技术细节,可谁也没能答上来。这时,他心里大致有了底。一回军区,他立刻喊来了当地的头头,毫不客气地说:“这不是胡闹嘛!简直就是既折腾人又浪费钱!”
面对那些五花八门、不切实际的工业“大跃进”项目,韩先楚可不会手下留情。有次他回老家,县委的头儿还特意跑来陪他。韩先楚特别想知道家乡的发展咋样,就多问了几句。没想到那位负责人滔滔不绝说了俩小时,讲的全都是夸大其词的“大跃进”成果。
说完了汇报,没想到在场的一些干部竟然拍起手来。那位县委领导也显得很高兴,满脸笑容地请将军给些建议。韩先楚看了他一眼,直言不讳地说:“别自欺欺人了。”这话一出,让在场的很多人都觉得不好意思,脸上泛起了红晕。
【结语】
有人问许世友将军:“在部队里,您心里最服气的是谁?”
许世友立马就说:“行!”
福州的韩大哥,老韩那可是胆大包天啊!
韩先楚是个了不起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,一辈子都心胸开阔、正直无私。大家都说他胆大,其实是因为他性格刚强,坚守真理,不会因为任何人或事就改变自己的原则。这样一来,在别人眼里,他难免会跟一些所谓的“大人物”不对付。
不过就在那个时候,这种正直和执着真是非常难得......
1. 夏明星和高桃园讲述韩先楚的故事:一个篾匠如何成为上将,尽在《中华将星》里。
吴东峰笔下的韩先楚,真是个胆大包天的人物,这故事登在了《长城文汇》上。
3.张正隆笔下,韩先楚上将严厉批评了大跃进运动,这在《战将韩先楚》中有详细记载。
#春生四月#?